English

《人民的好总理》:大型展览新纪录

1998-03-24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马宝珠 我有话说

每天接待观众万余人;原计划3月下旬闭幕,集体预售票已经订到4月20日;参观者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,也有十几岁的小学生,有高级领导,也有普通百姓——

二三月间,乍暖的北京仍有几分寒意。中国革命博物馆门前,如潮,如涌。从晨曦微露到日落西山,一群群参观者走向一个世纪伟人:周恩来。

随着不息的人流,记者来到中国革命博物馆副馆长夏燕月的办公室。她仿佛忘记了数月来的辛劳,完全沉浸在一种特殊的感受中。“如果你来看一看这个展览,就会真正懂得‘由衷’是怎样一种内涵。”

“《人民的好总理——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展览》原计划从2月10日开幕,3月下旬闭幕。但是开幕以来观众的要求不得不让我们延长展出时间。目前,集体预售票已经订到4月20日。我馆平时正常开馆时间是早8∶30,晚5:30闭馆。现在则是早开晚关。平日每周一闭馆的制度也临时取消了。展览自2月10日开展以来,每天都要接待一万多观众。这在近年来的展览中是鲜见的。以前,个人购票从没有作过规定,而这次每人限购10张。目前,票房多次告急,参观券已经加印了多次。”

夏燕月介绍说,在参观者中许多是个人来的。其中,有七八十岁的老人,也有十几岁的小学生,有高级领导,也有普通百姓。开馆的第二天,已经是闭馆的时间了,首钢的一位退休工程师乘坐公共汽车赶到这里。三年前,他因脑溢血造成严重偏瘫,行动迟缓,路上用了三个多小时才到达博物馆。馆里当时为他开了“专场”,并提供了轮椅。当人们问他行动不便为什么还要来时,他动情地说:“周总理好呀!人民的好总理,我一定要来看。”工作人员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:一天,一位普通的参观者请工作人员向馆领导转交500元钱和一封信,从字迹看,这位参观者的文化水平有限,但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周总理的深情。她说,她是一个工人。这点钱虽不多,如果能为修建周总理纪念馆添一块砖,增一块瓦,她也会感到安慰。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公司经理,带着儿子来参观。他说,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周总理的伟大,我还要让自己的孩子也了解周总理的风范与人格。一位72岁的老台胞在观众留言中写道:“在我的心目中,您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人,是当之无愧的圣人,但愿您的在天之灵能指引我们,继续完成统一祖国、振兴中华的大业!遥送给敬爱的周总理。”

“像这样感人的事情太多了。是什么力量这样打动人、震撼人?这确如一位大学生所说,总理平凡而伟大的人生早已化成一种精神、一种力量。它使人们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与升华。”夏燕月一面翻阅着手头的观众留言简报,一面激动地说。

展览分为五部分,比较概括地介绍了周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。为了不留下遗憾,筹展工作人员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,千方百计搜集到应该展出的文物和照片。在展出的450余件典型文物、300余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中,有不少是首次同观众见面。例如总理在南开写的52篇作文和旅日日记原稿,他青年时代写下的诗作“大江歌罢掉头东”的全部原件,他修改补充过的《“八一”起义提纲》,1964年6月14日邓颖超赠给周恩来的诗,1966年他看望邢台地震灾区人民讲话时站过的木箱,他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办公缴纳的0.30元钱的午餐收据,1971年民航局送给他几本挂历,他托人送去的60元钱(原件),工作人员关心他的健康在他的办公室门口张贴的“大字报”,等等。在形式设计上,该展力求在手法上贴近生活,贴近群众。整个大厅以周恩来生前十分喜爱的海棠花电脑喷绘为烘托,大厅正中是穿越时空、动感很强的周恩来同志的大幅照片。展览的大门是中南海西花厅门廊1∶1的复原,使观众很快地感受到纪念周总理的氛围。正中对面复原了总理工作了26年的办公室,使人们仿佛置身于那难忘的时空。展厅四面还设有反映周总理各个时期光辉形象的四个大灯箱片。大厅中间有播放周总理声像集锦的电视片,以便观众在参观中再次领略周总理的公仆精神、伟大人格和崇高风范。不要说观众为周总理的精神所感动,即使工作人员在展览筹备过程中,也时时以周恩来同志的精神激励自己,为人民办好这个展览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